> 科技 >

圆明园遗址文物遭攀爬,不文明行为根源何在?

时间:2023-03-13 17:12:39       来源:今日科学


【资料图】

据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通报:针对3月8日游客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翻越护栏、攀爬遗址文物的行为,园区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在现场进行了劝阻和教育。事发后,管理处开展了相关遗址文物的检查,经评估,相关文物未受到损害。目前,公安机关已对涉事人员依法行政拘留,管理处已将涉事人员列入不受欢迎名单,禁止进入圆明园游览。(3月12日 红星新闻)

参观历史文物本是提升自己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渠道。但游客若在参观过程中出现不文明行为,则是“既没捡到芝麻,又丢了西瓜”,将自己的低素质暴露得一览无遗,也让对历史文物怀有敬畏之心的人心痛不已。然而近年来,旅游中不文明现象一直层出不穷,如游客在故宫西华门城墙砖上刻画、在秦皇岛的某景区拽下孔雀的羽毛、在武汉的街头用飞盘砸樱花树来拍照等等。要想解决不文明旅游行为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意识到:旅游中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根源在于过低的犯错成本。

一是多数景区、景点没有设置,或是没有设置足够的文明导游员。专业的文明导游员能够起到引导游客遵守公共秩序、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作用。在秦皇岛的“拔孔雀羽毛”和成都的“向大熊猫泼水”的不文明事件中,都因为缺乏专门的文明导游员,导致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全程没有得到制止,景区也因未找到涉事的游客而无法对其追责,让不文明游客成功地“逃之夭夭”。这样严重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因为缺乏现场监管,而未受到有效处罚。可见,“掉线”的管理导致过低的犯错成本,这给了游客实施不良行为的“勇气”,让他们即便是在大庭广众下对景区进行破坏,也无需担心受到严重处罚,使得不文明问题接二连三。

二是社会对游客文明旅游知识教育不到位。一些游客在古建筑物上乱写乱刻,留下“到此一游”的字样,还拍照发到朋友圈炫耀,对不文明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游客知法犯法,而是因为其没有受到文明旅游教育,缺乏文明旅游知识,把不文明行为认为是正常行为,根本意识不到“错”,因此不断地在犯错,通过种种不文明行为来留下自己旅游的印记。

三是对不文明游客后续惩罚较轻。尽管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曾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对不文明行为实施相应惩戒机制,将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但管理部门的措施还是不够强硬。当前,对一些不文明旅游行为多是予以道德谴责,严重者也只是几日行政拘留,大多数还没有能做到“一次违规、处处受限”,因而对游客的震慑力不大,也无法让有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长记性,不断地超越道德与文明的界限。

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与文明相违,与法律相悖。只有提升不文明行为的犯错成本,用强有力的制度和法律让游客不敢犯、不能犯,才能根本上掐断不文明行为的苗头。同时,还要加强对旅游者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提高旅游者旅游不文明行为的道德成本,让旅游者自觉地杜绝旅游不文明行为。

来源:红网潘璐轶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标签: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