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红网 吴奕荃
2020年-2022年,很多高校毕业生因种种原因没能参加学位授予仪式。4月9日,清华大学宣布将为这些毕业生补办专场学位授予仪式。据了解,学位授予仪式计划于2023年4月29日(周六)15:00-18:00举办,面向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毕业且未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毕业生。(4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此消息一经发出便获得了网友的纷纷点赞。除了清华大学,还有许多高校在疫情结束后补办了学业授予仪式。例如,去年4月2日华南师范大学兑现三年前的承诺,邀请2020届毕业生回校参加这一场迟来的学位授予仪式。为什么高校补办学位授予仪式总能获得大量点赞?这不仅仅是因为各高校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对毕业生的承诺,更是因为这场仪式背后蕴含着校方与学生之间的温情。
高校兑现补办学位授予仪式的承诺是一堂生动的诚信课。2020年清华大学采用“云毕业典礼”形式并承诺:毕业生可选择在今后任何一年返校参加一次学位授予仪式。三年后,当校友在评论区询问“如果这次回不去之后是否还会有补办”时,清华大学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此番承诺既体现出清华的真诚守信,也展现出了承诺背后浓浓的人情味。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而学位授予仪式的补办直接表现出了高校对学生的爱,是二者之间情谊的最好诠释。一场学位授予仪式是学生庆祝学业生涯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庆典,还是学生与师长、校园挥手告别的典礼。许多高校补办学位授予仪式实际上进一步增强了高校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在清华大学的微博里,许多校友纷纷“冒泡”表示自己对母校的感情,赞许其人性化的安排,也有人在评论区分享自己曾经的校园生活。虽然他们已经离开校园,但其与母校间的互动因这一仪式的补办再一次密切起来,这也将成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宝贵财富与集体记忆。
实际上,除了兑现补办学业授予仪式的承诺,各高校对学生的各种“小”承诺也应说到做到。这样才能使得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亲密,互相促进发展。
三年前的承诺如今兑现,高校与学生间的温情永不消逝。无论是从诚信的角度去赞扬各高校信守承诺,还是从温情的视角出发去体会这份情谊。我们都能发现这场仪式背后的独特意义——这是一场高校与学生空间上与情感上的双向奔赴,我们也希望二者之间的互动能够更加密切、更加生动、更加多样。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