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1月1日,出差返乡的于江终于拿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专业职称证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江表示,这是他通过石家庄市农民职称评定后,第一次有了成为“职业农民”的实感。于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鹿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拿到证书的那一刻,意味着他成为了全市最先取得初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他说:“我的妻子是一名老师,具有专业职称,我一个种地的农民,现在也获得了专业职称,我很高兴。”
一直以来,“职称”一词被当作区分科学技术人员等级的称号,在例如工程师、教授、讲师等行业中常以职称作为衡量个人专业程度的硬性指标。农民,一个常常被大众贴上“体力活”标签的职业,也能获得专业职称一事一经报道,立刻引起热议。笔者认为,开展农民的职称评定工作对于提高广大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积极性、加快建设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团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
农民的职称评定为像于江一样的农民提供了职业“第二春”。事实上,于江并非全国第一个获得专业职称的农民。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以来,全国多地已启动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和于江一样,这些通过职称评定、获得了专业职称的农民们,也非刻板印象中的“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民,而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经过培训指导后,这些职业农民不仅可以运用种植的科学知识提高产量,还可以帮助农民实现“职业升级”,由单纯的种植工作,拓展到经营合作社、成为乡村农业技术员等更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内容。
农民的职称评定不仅意味着单个农民的新机遇,更意味着更加雄厚的乡村振兴人才储备力量。于江的经历对于村里的其他农民无疑是一种鼓舞和启发。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会自发地参与农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摆脱过去“凭经验”的低效率种植观念,愿意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在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过程中,农村原本的人口外流、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也将逐步得到改善,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也有着极大的实际价值。
正如于江所说,农民评职称,是对职业农民技术的肯定,也只有划分门槛,才能让加快农民职业化步伐,回应乡村振兴的要求,培养真正爱农业、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国家历来重视农村的建设与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民评职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职称”这一头衔,更多地表现了国家对于专业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对于乡村振兴进度的推进、对于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视。这些种田“博士”的出现,将在推动农民们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促进农村整体的“改头换面”。未来,在广大农民前方,也有等待被征服的星辰大海。
来源: 红网 赵语艺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