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根据2018年国家卫健委公布我国首次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51.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攀升是必然的结果,如何有效预防和诊治骨质疏松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联药物”治疗,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资料图片)
日前,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爱国在发布2022年公众十大用药提示中,将防治骨质疏松的科学用药问题列为安全用药的首要问题。
提示指出,钙营养不良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仅仅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对应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主要与增龄衰老有关,一般选择钙剂+维生素D和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的“三联药物”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案。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用药也有不同。钙营养不良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会有一定的效果;原发性骨质疏松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治疗,仅仅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与雌激素不足有关,可在基础治疗即钙剂+维生素D的基础上,联合雌激素或选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
妇幼健康研究会妇女儿童肥胖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珊表示,单纯补钙,其实是没有效果的,需要维生素D的辅助,而维生素D的剂量补充,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控,看你的维生素D的补充是否得当、充足、合理。
除此之外,多吃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也能够达到补钙的目的。
隔着玻璃晒太阳无法促进钙的吸收
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微信公众号发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曹雪霞的文章,针对目前天气寒冷,老年人不愿出门,坐在家中隔着玻璃晒太阳,觉得这样做也能补钙的做法,曹雪霞表示,我们平时晒太阳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并不是补钙,而是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钙吸收,增加肌肉协调性,预防跌倒。
晒太阳时,紫外线晒到皮肤上,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会将维生素D逐渐转化。但如果是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会衰减,尤其是刺激皮肤的B段紫外线,会影响维生素D的转化,进而影响钙的吸收。
曹雪霞指出,隔着玻璃晒太阳不但无法促进钙的吸收,甚至还有可能会晒伤。老年人如果实在无法外出活动,也一定要打开窗子,让阳光直接与皮肤接触。“夏天短裤和短袖、冬天露出脸和手”就是最佳选择了。
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的时间并非越久越好,晒得过久可能会伤害到皮肤。绝大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10~20分钟即可,儿童可以时间短些,老人可以适当长些,但一般建议在30分钟内就可以了。如果有需要可以戴墨镜,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眼睛损伤,戴帽子则可以避免秀发晒伤。晒太阳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选择性地补充维生素C,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出现晒斑。(闻唱)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