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

“家长会连开三天”:热议背后的真问题

时间:2023-07-06 09:20:13       来源:今日科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郑桂灵

近日,一张“入学通知书”的截图,在成都某小学2023级新生家长群里传开。引发家长们热议的,是在通知书的温馨提示部分,家长们被告知,学校将在8月19日到21日举行首次家长培训会,形式为线下,时间为三个全天。(7月5日《成都商报》)

一场由校方发起的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三天”家长培训会,足可引发相关家长的“热议”。一方面,作为孩子家长,为了表示对孩子未来学习成长的关心和重视,对于学校作出的各项安排理应积极配合。不少家长也表达了“支持”意见:“第一次做父母,能有机会学习一下,至少不是坏事……”另一方面,针对家长的“三天”培训也让一些家长不禁怀疑,这是否构成对双职工家长的额外“负担”?以及培训形式一定要“线下”吗?可不可以由“线下”变更为“线上”?这场褒贬不一的“热议”,理当引发人们的理性思考。

透过校方对家长“热议”的积极回应,人们不难读懂该校举办家长培训旨在“强化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的初衷和诚意。据介绍,学校开展以针对新生家长为对象的培训讲座,其实是一种纯公益性的沟通方式,目的是帮助新生家长和孩子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校此前已尝试多年,反馈效果多为正面,此次吸纳家长们意见,拟做两方面优化调整:时间上将过往的五天调整为三天,均安排为周末,并实施分期举办;形式上仍保留直播+回放模式,以便于不能到场的家长线上观看。

解读校方的上述操作,人们可不妨对此作出一些理性思考。学校和家庭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者、参与者、同行者,角色分工不同,但培养目标一致。家校共育下一代既是社会共识,也是成功经验,但家校沟通也需厘清边界、协调配合、务实重效。当下的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亟须得到专业指导和纠偏补短。多数家长希冀得到培训提升和良好沟通的愿望理应得到回应与满足,该校公益性培训的举动应当得到充分肯定、响应与鼓励。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具备了相对较高的文化教育素养,其成功求学经历和成熟学习经验,足可用来借鉴和指导孩子们学习。但是,老师和家长毕竟分属于不同的职业岗位,学历再高、事业成就再突出的家长,也未必能够很自然、很轻松地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和监护人。正如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行业有着各不相同的职业特性和从业规律。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做孩子的成功父母和学生的合格家长,都需要相关的知识培训、时间历练和实践感悟。尤其是对于初为孩子父母和学生家长的年轻一代,获取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培养方式、幼小衔接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更是新生家长的“入门”须知和育儿必备。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和知识提升,家长培训与家校沟通的内容也应当与时俱进。无论是从家校分工的层面还是家校共育的角度,“一刀切”或一劳永逸的家长培训都不可想象。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分类施教、终身学习,才是孩子家长不断提升自我、持续改善家教、达成家校共育的成功密钥。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标签: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