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进入夏季,关于西瓜的流言又多了起来。“西瓜太甜是注射了增甜剂”“爆裂西瓜是用多了膨大剂”“嫁接西瓜不能吃”……网上这些说法,让“吃瓜群众”很闹心。
事实上,这些不实信息早已被科学辟谣。“西瓜打针说”,违背基本的科学常识,注入西瓜内部的增甜剂无法被吸收,还会破坏瓜瓤组织,让西瓜变得更难保存和运输,这种得不偿失的傻事瓜农决不会做;膨大剂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且西瓜爆裂的原因有多种(如品种原因,像京欣1号这一品种,皮比较脆薄,本身就易裂;再如天气原因,若昼夜温差大,西瓜很容易开裂),不一定是因为使用了膨大剂;嫁接是常用的农业技术,西瓜嫁接被广泛应用,日本西瓜生产中嫁接育苗栽培占95%以上,这种技术对人体无害。
流言无论出现在哪个领域,无论变幻什么方式,其产生机理基本相同。它们最常用的套路就是披上“科学”的外衣,打着“关爱”的旗号。而戳破流言,也很简单,只需用权威科学常识揭示真相即可。前些年曾反复出现的“塑料大米”“人造鸡蛋”“棉花肉松”等流言,现在基本没人相信,骗不了人了,原因即在于相关科学知识普及到位,已经成为常识。以“塑料大米”为例,该流言刚出现时,许多人看到“加工塑料大米的视频”,再加上“技术性”解说,很容易被这“有图有真相”的忽悠所迷惑。但真相是,视频所呈现的像大米一样的颗粒状物体确为塑料,而这只是正常的塑料加工过程,与假冒大米毫无关系。更为关键的真相是,这种看上去像大米的塑料颗粒售价要比普通大米贵多了。谁会傻到去干冒险作假还赔钱的买卖?
俗语说“流言止于智者”,智者之智,就是科学。但“止”的工作不能等到流言产生并流行起来之后才做,而应打好提前量,把工作做到前头。实事求是地讲,在治理流言的实践过程中,相关部门的提前量并没有打好。一些老流言还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并广泛流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说明了这一点。一家调研机构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达到了93.83%,但他们对食品安全科学信息的了解却只有47.73%。强烈的信息需求和缺失的科学认知之间形成矛盾,这就为流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有媒体进行了一项关于网络流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1.1%的受访者坦承自己不能分辨网络流言,而对于网络流言何以产生,40.7%的受访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公开不充分。
民众缺乏分辨能力,而且又无法便捷获得相关权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会钻空子,利用民众的弱点和网络传播的便捷编造、传播流言。加之制造、传播流言的违法成本很低,一些人不惮以身试法。
打好治理流言的提前量,首要的工作就是加强科普宣传。要预防在前做科普,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声音,与流言争时间、抢流量,打牢公众对市场安全信心的基础。特别是政府部门要努力增加工作透明度,主动公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相关专家学者要勇于站到科普一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正确的知识,消除科学盲区;媒体要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和真相,不哗众取宠,不做谣言的放大器。其次,是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机制,让造谣者受到惩戒,增加其违法成本。当然,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要彻底清除流言,必须要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共同织密流言免疫网。(胡立彪)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