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田瑞颖)近日,厦门大学药学院副教授高祥团队与广东磷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发出了基于磷化学技术的超高灵敏度蛋白定量策略(iSIPL),该技术能够实现超高灵敏度鉴定中低丰度的蛋白,尤其是低丰度的痕量蛋白,且兼具高通量、大规模蛋白质组的定性定量鉴定能力。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基于质谱平台的蛋白质组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核心技术之一,蛋白质组学中的蛋白质深度覆盖和精确定量一直是困扰技术发展的难题。在蛋白质组学产业化方面,由于国外研究较早、发展较快,质谱设备和相关试剂等关键技术长期被外资企业垄断。
在iSIPL试剂发明之前,在质谱平台的蛋白质定量上,广泛应用的主要有TMT试剂和iTRAQ试剂。在这项研究中,对于100ng的标准BSA蛋白,iSIPL试剂能鉴定出48个相关肽段,而TMT试剂仅能鉴定出31个。同时,在1ug Hela细胞体系中,同样的实验条件下,TMT试剂鉴定出1259种蛋白,iSIPL试剂鉴定出1397种蛋白。在蛋白种类的差异上,iSIPL试剂可鉴定到TMT试剂鉴定不到的515种蛋白。
研究人员还发现,丰度越低,iSIPL试剂鉴定效果越好,尤其适用于低丰度蛋白、信号通路蛋白和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的定性定量。同时iSIPL试剂和TMT试剂之间有很好的补充和相互增强作用,两者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样本蛋白的鉴定深度。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3656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