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

生育不是投资项目,功利化的引导只会适得其反_全球信息

时间:2023-04-14 14:08:34       来源:今日科学


(资料图片)

近日,2023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新浪财经之夜成功举办。会上,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一番有关“子女是长周期消费品,年轻人不生孩子是不对的”的言论引发舆论关注。她表示,按照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是长周期消费品,是可以给人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其价值远超人们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因此,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4月12日 澎湃新闻)

该言论公开后,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讨论,其在登上微博热搜之后,网友们更是如炸了锅一样火热讨论。不少网友都对此言论提出反对,“那我还不如直接搞投资,搞投资可比带孩子好”“继续忽悠吧,再有价值我也不生”“生育都能当投资了,离谱又过分”等质疑充斥在相关话题评论区。

笔者愚见,子女不是冰冷的长周期消费品,养育子女一事更不是讲求利率的金融投资。将生育一事生搬硬套地用于经济学说中,还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年轻人不愿生育的原因,不合适也不合理。这种功利且片面的错误引导,既会伤害人们的情感,也会容易适得其反,反而引起人们厌恶。

长久以来,人们都对于生育、孩子、家庭赋予了极其深厚的情感价值。4月12日北京日报客户端指出“人是受情感支配的动物,在生育这件事上更是如此”,从大众情感角度出发,孩子是父母双方爱情的结晶,养育孩子也是出于本能的母爱、父爱和责任心,而不是什么“回报率”“长久耐用”的活人投资。尽管我国自古有着“养儿防老”的理念,其代表着的也更多的一种亲情和责任的牵绊。因此,在生育一事上,人们对情感价值的需求是远远高于经济价值的。可以说,这样的言论无疑是在将生育一事功利化,将亲子关系经济化,其不仅会损害人们情感,还损害正常、健康的家庭氛围,阻碍孩子健全三观的形成。

揆诸现实,近几年我国生育率不断走低,我国年轻人们的生育意愿也在不断降低。鼓励生育利于社会长远发展确实无可指摘,但是不问缘由、不讲现实、不解决问题、还片面批评、只知指责这就怪不得年轻人“听不进去”了。

深究社会现状,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生存压力之高是前所未有的。高节奏高要求的社会大背景下,就业环境恶化、就业竞争增大、物价涨而工资和待遇不涨等因素使得年轻人早就自顾不暇、疲于生活了。此外,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的“内卷”加剧,养育成本也在不断升高,不断给年轻人施加压力。双重压力之下,年轻人出于现实考量不愿生育或因不具备良好的生育条件而选择不生育也属正常,应该得到理解和体谅。从本次事件中网友们汹涌澎湃的反对质疑之势,我们也应该明白:关于生育这一敏感问题,功利片面的错误引导只会适得其反。社会要做的不是只顾指责,“赶鸭子上架”般强硬催生,更不是用某些片面浅薄、有违公理的洗脑言论去“PUA”年轻人。多想想怎么扫除这些阻碍生育的“拦路虎”,降低年轻人生活压力和生育焦虑才是正解。

生育一事,于个人而言,是人生大事,马虎不得,随意不得;于社会、民族而言,是发展大计,更是不能胡来,亦不能硬来。对年轻人多一点理解和帮助,少一点指责和洗脑,才是解决生育问题的最优解。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标签: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