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结婚是否为女性走向“自我牺牲”的悬索桥?单身又是否为适配每位女性的理想路?近年来,网络各社交平台中网民针对女性婚育选择的问题争议纷纷。1月14日,一则“女子称42岁未婚状态超好”的新闻更是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有人称单身是该女子自由乐观的生活状态的前提条件,借此表达自己对不婚不育生活的向往;亦有人担心正处独居生活的女子无法独自应对生病等突发情况。但也有部分网友基于自身价值观而怒斥该女子的行为,并批评媒体不应宣传其不婚育的价值观,早早为之盖下“迟早后悔”的红章。无论如何,婚育与否为个人在人生转折点所做出的决定,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状态的第一负责人。隔着网线的我们作为旁观者,借之思考自己的未来无可厚非,但有时也许要少一些高高在上的“指点江山”。
长期以来,有关女性婚育问题的讨论,在舆论场上整体呈现出两级状态:一者为悲观者。随着小红书、豆瓣等社交平台使用率的提高,越来越多已婚、已育女性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她们的婚育故事。其中不免有女性抱怨婚育对其生活带来的困扰:不讲卫生的丈夫、难以相处的公婆、吵闹整晚而令其失眠抑郁的孩童……平台上无数的婚育故事将部分女性婚后的悲苦与后悔具象化,也让不少网友对婚育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但当网友规劝其放弃婚姻与家庭时,部分发帖女性会以爱情为由回绝离婚的建议。一方面是“我爱他”,一方面又是“我怨他”,这种矛盾感让人不解,以至于越来越多的网友将部分婚育女子戏称为“娇妻”。
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人对于舆论场中不婚不育的热潮感到不满。毕竟在痛苦的婚育故事之外,我们不免也能够看到通过分享自己幸福婚姻生活、分享可爱宝宝而传递积极婚育观的网络热帖。加之“传宗接代”作为中国流传多年的传统观念,仍然深深影响着人们对于婚育的想法。面对扬言坚持不婚不育的女性,推崇婚育为人生必经之事者亦为之细数单身之不便——遇见突发事故无人可帮忙照看、身边的朋友都结婚生子后自己将陷入孤独等等。
从传播者的视角来看,两种观念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无论是试图以“劝分”方式帮助已婚女子离开痛苦生活,还是以“老人言”奉劝女孩早日找到相守一生的爱人,言论的本质都是网友对陌生人的善心。即便在此过程中,也许确实有部分网友是因担心不婚育热潮后个人婚恋问题而鼓励女性归家,但我们仍然不能否定舆论场中真正在释放善意的人。在自由发言的社交平台上,他们基于自身的人生经历与价值观念评价、指导陌生人的生活,希望借此方式帮助陌生人或走出生活的困境,或避开前方的未知苦难。对于以善意出发的“建议”,我们在拒绝与否定之外,更应感谢陌生人的停留与好心提醒。毕竟,虽然网友在婚育问题上存在价值矛盾,但只有当越来越多的“陌生来客”愿意在社交平台上倾听故事、提供帮助,我们才能真正建设一个和谐、友好的社交环境。
只是当我们提出个人建议时,是否需要思考一个问题:这世界上有哪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呢?在某些人的价值观念中,婚姻必然带来不幸。诚然,没有人可以确保自己必然会遇上合适的婚姻伴侣,但婚姻与不幸之间是否是必然关系?亦有热恋中的爱人在网络中表达深陷爱意的幸福。同样,当某些人认为结婚生育是女性的必做之事时,又是否忽略了婚姻与生育可能给女性带来的精神与身体的双重痛苦?因此,在婚育选择上,不同的女性会遇见不同的具体情境。对于婚育的选择,女性将考虑多方面因素。现实并不存在一套统一且规范的系统,来设定所有女性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以及未来恋人情况,处在不同的位置,前进与放弃对于不同的女性而言难度各异。在此情境下,我们对女性的建议应是一种“提醒”,而非直接的“肯定”与“否定”。
需要承认的是,观念的争辩对于舆论场而言是必不可缺的,它们同时为女性提供了思考婚育问题的不同视角。在微博某一女性生理问题科普博主的评论区中,不少女性纷纷表示博主的科普贴让其第一次意识到生育的风险与挑战。在小红书一位单身独立女性博主的评论区中,有女性网友表示将以其为标杆,摆脱传统家庭对女性的规训而追求更高的事业。在观念争辩的舆论环境中,有女性网友选择做好更充足的前期准备,以“健康的身体迎接新年的宝宝”,也有女性网友选择在父母催婚时勇敢说出自己想要优先事业的想法。观念的你争我往,最终是为了让更多女性在充足的信息中,做出让自己无悔的决定。
归根结底,对于婚育问题,可以少一些指点江山式的“你必须”,而是以更理性、更客观的方式让女性网友知道婚育与不婚育二者的利弊。说到底,女性个体才是她人生的第一负责人。遇见完美爱情值得祝福,潇洒独立一生也值得喝彩。人生唯一存在的“理所应当”,也许是你应当不为过往而后悔,应当竭尽全力追求你的理想人生吧。
来源:红网 林依淇(华南理工大学)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