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典故之所以流传后世,在于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孟子·公孙丑上》中,留下一个标杆级的典故:“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竖的好吃,横的难咽,闻过则喜,需要有“宰相撑船”的肚量。在现实生活中,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寥若晨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要让戴着面具喜欢玩真话大冒险的人闻过则喜,有点可望而不可即。
最近,一部名为《中国奇谭》的国产动画火了。该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B站联合出品,在全网仅开播三集就有5216万播放量,豆瓣上约9万人打出9.5的高分。也有家长称孩子被“吓哭了”,担心该片的画风可能给小孩造成心理阴影。围绕这个帖子,引发舆论争议。
《中国奇谭》的热播,网络上有表达喜欢的,也有表达遗憾的,这是正常的反应。说好的,盛赞“已经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的大制作了,真的很精彩”,因为“每一集的故事和画风都不一样”,这个片子“确实很绝”,所以招人喜欢。表达疑问的,要么觉得“第二集没有看懂”,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要么觉得这是“有点吓人呀,鬼故事吗”,因为“这个画风真的想到小时候一个人沙发看聊斋”。
艺术作品诞生出来就是供人品头论足的。既然是“品”,难免众口难调,有人说好,有人抱憾,都是审美鉴赏的个体判断。对于这样的众口难调,需要艺术作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对于肯定的声音表达谢意,对于批评的声音更应心存感激,因为批评是艺术进步的阶梯。没有质疑的艺术作品,在舆论场中只能属于并不现实的“单相思”。
面对舆论争议,舆论的反响这次反而耐人寻味。有人甚至将家长的担心上升到相当的高度,质疑批评者是幕后推手在带节奏,故意制造的话题。一部新的国产动画热播,称赞者众多,没人质疑是有人带节奏的结果。相反,少数家长和网友的质疑和微词,无法改变网络舆论场的整体好评。于是,新的问题来了:偌大个网络舆论场,咋就容不下网友对一部动画片的担心和批评呢?这样的“节奏”存在,方显出网络舆论场共识达成过程的艰难。没有肯定与否定的博弈,舆论一律的“好评如潮”,反而未必是对国产动画的真正支持。
在舆论争议中,不少网友对家长说孩子被吓哭了表达不满,有人甚至怀疑“家长”是托儿,与某账号可能存在关联。为测试这个质疑的真伪,我邀请两个五六岁的孩子跟我一起看了几分钟的这部片子。没想到,俩孩子均觉得怪吓人的,不好看。童言无忌。我相信那位家长的话并非虚构,更不大可能是商业账号的托儿。因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他们对同样的作品反应不同很正常。允许不同年龄段的代言人真实表达他们的观感,这是对观众的尊重。
如果恶意猜测质疑者的动机,可能就是在制造新的“盲人摸象”笑话。纵观网络舆论场的讨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我喜欢的就是对的”,与此相反的看法要么错误,要么就是不怀好意。艺术鉴赏,毕竟是主观的审美判断,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为公众提供一个“标准答案”。没有所谓的科学评判标准,为人的创造提供广阔的舞台,也激发了人们的无限想象,艺术的进步,正是在这样的百家争鸣中汲取营养,完善自身的。主观的审美判断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共通感,这样的共通感可以彼此传达,却无法要求所有人认同。所以,“我喜欢”很重要,“他喜欢”同样重要,只要尊重他人审美感受,最终就会汇聚成一种类似客观的主观的审美判断。一部艺术作品能获得主流的好评,就已经接近成功之作了。
网络舆论场的声音多元,最大的赢家显然是艺术生产者。对于艺术生产来说,关注就是价值,而差评也是关注,差评的价值有时更值得珍视。尊重差评者的意见,及时回应差评所反映的问题,这是用最温暖的善意留住他们的举措。以把孩子吓哭了为例,如果制作方及时回应,这部动画片适合于哪个年龄段的人观看,对于不适合观看的群体在播出平台温馨提示,相信会赢得更多家长的理解和尊重。这就需要制作方和播放平台善于反思这部片子的传播策略是否完善,是否存在疏漏之处,并及时调整策略。
社交媒体时代,公众的艺术素养在不断提升。如果艺术素养普遍低,公众的评价可能大抵相似,因为这样的审美判断更多是靠人的本能在打分;艺术素养普遍高,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尺度对审美对象进行综合评价,这样一来,审美鉴赏的结果必然是五彩缤纷。
看看小学课堂学生的一致认同,再看看学术争论的各抒己见,就清楚《中国奇谭》面对的舆论争议是公众艺术素养整体提高的结果。对于我们的国产动画来说,善于直面舆论质疑,就有了不断完善的机会。对于网络舆论场而言,又何尝不在期待更多国产动画佳作进入公众的视野!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