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

把国家课改蓝图转化为鲜活育人实践

时间:2023-06-07 14:53:04       来源:今日科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从指导思想、行动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四个方面部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明确而及时,系统而完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考虑到课程改革是一项带有显著国家规定性的长期工程,《方案》是一种蓝图性表述和整体性框架,历时性来看改革往往会存在层级落差和实施衰减。作为落实关键主体的学校如何将课程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并且在持续优化中提升育人品质,是《方案》有效落地的核心命题。

将国家课改蓝图转化为学校鲜活育人实践是学校落实《方案》的应有之义,笔者认为其本质体现是在国家框架下引导学校思考存在的价值和育人的模式,重新组织教育要素,重新分配教学时空,调整教学秩序,进而引导教师重新思考学科的本质、跨学科的必要和多路径的选择,引导学生穿越学科壁垒,联通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关联知识与生活,彰显学习的实践性与创新性,过高品质的学校生活。鉴于此,需要学校确立和落实“三种突破”。

首先,要突破已有的“发展舒适区”,确立高质量落实改革的转型观。课程改革时至今日,有相当一批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舒适区,面对新课改,一些学校还在走老路。要突破舒适区,利用落实《方案》的契机,建立与课程改革发展特征相适应的转型观。一是需要经验重构,学校既有的成功经验因为经济社会的变革、教育机制体制以及政策的调整而变得不再适用,客观上需要进行经验重构;二是在路径选择上,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要敢于、勇于和善于创新;三是需要策略转型,即要对当前的改革状况和未来的改革趋势进行剖析,在坚守先进办学理念的同时,根据改革形势与内容,适时调整发展策略。

其次,要突破传统的课改落实“加法法则”,以减少衰减、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切实做好国家课程方案的二度转化工作。一度转化是制定课程实施的区域规划,二度转化是制定课程实施的学校规划。学校规划的制定关键在于梳理清楚学校层面落实课程改革的价值链问题,即如何根据培养目标,立足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分析资源条件,因校制宜规划学校课程及其实施。

新课改重塑了课程层级框架,课程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也随之引发了各层级课程权力的博弈。实践中最为明显的是,在课程权力博弈间形成了一种课改落实“加法法则”,即通过课程知识的增添来展示课程权力和地位。随着“加法法则”的不断运行,造就了日趋庞杂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可以依据《方案》要求,通过确立儿童的课程价值来破解“加法法则”:基于学生独立价值重新确立学校课程设计的基本组织逻辑,基于新逻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课程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促进课程内容关联学生生活,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设计课程实施途径与方式。

再其次,要突破传统“教学盲区”,依据数字赋能,推进教学方式的系统变革。真正从信息化发展中获得红利,需要学校找准“教学盲区”,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上发挥作用,在空间建设上由传统课堂向广域课堂转变,改造课堂时空,突破课堂的边界,突破学科的边界,突破学校的围墙,走出去在“云+端”情境中体验和学习。利用信息化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实现多元优质资源的多路径供给,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建立技术融入的新教学组织方式。精准开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评价,完成学生完整学习画像,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改变“重教轻学”的教学时间分配和“单调乏味”的教学空间布局,探索提高教学效率,激活教学空间,破解教学时间上的断裂和教学空间上的封闭。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标签: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