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沙特阿拉伯一些高校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它们用重金在全球招揽顶尖研究人员,但只让这些人在学校“挂名”即可,并不要求他们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西班牙咨询公司SIRIS Academic关注到这一现象,并于5月4日发布一份报告。报告显示,过去10年里,有几十名来自全球的“高被引”研究人员将自己的第一隶属机构改为沙特阿拉伯的某些大学。这些大学用大笔现金诱惑“高被引”研究人员将隶属关系转移过来,却未规定他们的工作义务,这在沙特已俨然成为了一种模式。
这些学校并不是“冤大头”,而是通过这种骚操作来提升其全球排名。
“高被引”学者比例超过欧美
该报告的分析基于由科睿维安统计的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员名单,即论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被引用次数前1%的研究人员。2014至2022年,这些“高被引”科学家中主要隶属于沙特的人数从27人增加到109人,其中许多人在西班牙、中国、英国、德国和印度等国有第二隶属机构。
从比例来看,沙特阿拉伯拥有“高被引”学者的数据非常亮眼——2022年,沙特有0.44%的研究人员是“高被引”学者,这个比例远超美国(0.19%)和德国(0.08%)。
“高被引研究人员的数量是一些沙特大学跻身全球前150名的主要原因。”西班牙维戈大学数学家Domingo Docampo说。
2014至2022年,沙特阿拉伯的“第一隶属机构(Primary affiliation)”这项一路增长
报告显示,虽然这109名主要隶属于沙特阿拉伯的科学家中,有些人在沙特工作,但许多人并未在沙特的大学中拥有正式的学术职位——有至少44人仅为客座研究员,或者仅有研究奖学金。这些“高被引”科学家仅仅将自己的名字挂靠在沙特的这些大学里,而未真正参与实质性的学术工作。
砸钱合作:只求改变隶属关系,丝毫不谈学术
2019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水研究所的化学家Mira Petrovi?收到了沙特国王大学(King Saud University)的邮件,邀请她“建立合作”。那时,Petrovi?刚刚成为2018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不久。
她本以为,沙特国王大学想提出真正的学术合作,但没想到,简短交流之后,她又收到一封邮件,直截了当地提出用现金作为交换,让她改变隶属关系。邮件中说:“将第一隶属机构改为沙特国王大学……一旦隶属关系改变,你将收到7万欧元(超过53万人民币)。”
Petrovi?拒绝了这项所谓的“合作”,她直言:“他们提议的合作没有任何学术内容。”
据西班牙《国家报》披露,原属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化学家Raphael Luque在将自己第一隶属关系改为沙特国王大学后,被科尔多瓦大学停职停薪。还有一些其他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告诉《国家报》,他们也收到了钱,其中有些人被西班牙的大学强迫放弃在沙特的职位,或正在接受调查。
其实,早在2010年,沙特的大学就开始了这种“操作”。世界各地都有一些顶尖研究人员报告称,沙特阿拉伯的大学与他们联系,提供现金,来换取成为这些研究人员的隶属机构之一。2011年,《科学》杂志报道说,有61名研究人员与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签订了这种合同。
2014年,高校排名机构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即高校可以通过成为研究人员的隶属机构之一来操纵排名,于是开始提升门槛儿,只考虑研究人员的第一隶属机构。此后,沙特的一些大学也调整对策,努力成为“高被引”研究人员的第一隶属机构。
SIRIS的报告指出:“对排名的竞争,以及误导性的隶属关系,会让人们质疑科学的可靠性。”
目前,沙特教育部未回复《自然》杂志的评论请求。
信息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152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