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我国第三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书中公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涵盖对山东、河北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8万名15-26岁的大学生的调查。
报告显示,从总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生活方式和恋爱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亟待加强关注。其中,不同学校、户口和学段的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差异。比如,城镇户口的大学生抑郁和焦虑风险均显著高于农村户口,重点院校的学生抑郁焦虑风险也比非重点院校的大学生更高。这表明,大学生自我期待的压力与其心理健康情况密切相关。
从成长环境来看,来自城镇的大学生、重点院校的本科生受城市环境的影响,更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学而优”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容易将学业成就视为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出路,高学业投入的背后是高期待,学业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喜悦、悲伤。正因为对学业的高度关注,这些学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更大,时刻担忧学业不成功对自己未来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遭受学业压力和对未来发展的双重焦虑。
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石,然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学校或者家庭独立的工作,也并非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哪个阶段独有的教育,培育身心健康的个体需要家校合育、各学段持续性、一体化的教育。
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专业性的作用,首先,要根据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结合时代特点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心理健康育人体系,瞄准个体发展中的不同阶段的关键问题,如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自我认知、个人情绪、人际关系、恋爱关系、职业规划等,在普及教育中突出重点阶段的重点指导。其次,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例如,对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与引导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配齐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课程,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坚持如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与活动等,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提升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潜移默化且影响至深。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校的同向而为。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个体出生为起点,因此,家长可自觉学习儿童心理知识,了解孩子每个阶段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需求,以此进行积极的正向引导,从儿时便可为孩子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也要保持对孩子合理的期待,多项已有研究表明,家长的过高期望会给孩子心理压力,尤其是过高的学习期待不仅不会激励学生学习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压力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同时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全面、合理地认知自我,对行为的成功与否进行合理归因,让孩子看到成长的力量。引导孩子及早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进而适时做好生涯规划,明确成长目标,避免盲目性和无聊感。此外,家长也要重视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家校联合为孩子成长助力。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