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

用音乐课打开儿童的多彩世界-天天即时

时间:2023-03-16 12:56:32       来源:今日科学

彭丽英

那天的音乐课原本十分寻常。课上到38分钟左右,我组织学生排队预备下课,一个男孩突然大声嚷嚷,并开始骂骂咧咧。我赶紧走到他面前,语气严肃地问:“洋洋,你怎么了?谁惹你了吗?”他气呼呼地说:“他们非让我站到东东后面去,但是石老师(班主任)已经说了让我站到东东前面的!”


(相关资料图)

我抓紧了解情况并妥当解决洋洋提出的问题,尽快平息他的情绪。把班上的孩子送离音乐教室后,我走到洋洋身边坐下,他的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他说今天心情不好,早上没有吃饱,现在肚子好饿:“我奶奶送我总是晚,所以我就来不及去食堂吃早餐,今天早上我只吃了一个这么大的面包。”

我想起自己包里有一些零食,赶紧去翻了出来递给他:“洋洋,如果以后肚子饿了,你可以来找我,我平时喜欢在包里放些吃的,如果你饿,我可以分给你的。”他接过东西,开心地吃了起来。他边吃边告诉我,他爷爷有糖尿病,喝了酒或是身体不好的时候就会发脾气,骂粗话,他很害怕;父亲工作很忙,没时间管他……

身为人师和初为人母的双重身份,让我内心某个柔软的角落被深深刺痛。那之后的音乐课,洋洋主动要求坐到教室后边的合唱台上,我留心观察他,发现他在听音乐的时候特别安静。有一堂欣赏课,欣赏的曲目是葫芦丝演奏的云南民歌《月光下的凤尾竹》,讲新课之前,我弹唱了之前学过的土家族童谣《乃呦乃》,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民族的歌曲。他立刻高高地举起手来,我点名让他回答,他十分肯定地说这是土家族童谣。后来我发现他总是能准确地记住聆听过的音乐是什么民族的,或是来自哪里,我就有意识地多在相关问题上提问他。慢慢地,他开始自信了起来,越来越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再也没发出过影响别的孩子上课的声响。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孩子在集体中总是显得比较“游离”,他们的行为表现不尽相同,背后的成因更是千差万别,但是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他们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得不太有“成就感”。一个上学期由外地转学来我校的孩子,最开始上音乐课总是坐在角落里走神、打哈欠。尤其是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钢琴,上钢琴课时他显得格外手足无措,我心里颇有几分担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对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很感兴趣,我就有意识的多提问他相关方面的问题,并及时予以鼓励。到了上课时间,他总是第一个等在教室里,我问他为什么每次都来得这么早,他腼腆地笑笑,用软萌的台湾腔说他觉得自己在音乐课上懂得了越来越多的音乐知识,很有意思,所以想早点来上音乐课。

工作中,不乏这种情况比较特别的孩子,在音乐课上恰好被我抓住某一个点,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这让我对音乐这门课程究竟可以对孩子们产生哪些影响、具有什么样的意义重新进行了思考。

新课标对艺术核心素养的定位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四个方面。某种意义上说,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素养类课程,可以跳出音乐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其自身严密的知识逻辑,不过分强调音乐知识的系统掌握,而是更加注重兴趣的培养,所以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几乎每个学生对音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点,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学唱歌曲,有的学生很享受聆听,有的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积累有着很高的热情,有的学生对了解不同乐器很感兴趣,等等。而这些点,都可以相对独立地作为引导孩子正向发展的抓手进行利用,且都可以在音乐课中找到具体的落脚之处。如果教师能敏感地抓住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和鼓励,对重建孩子的内心秩序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

随着教学实践的展开,这个问题也在不断引发我的关注与思考。小学音乐课程的设置主旨是培养兴趣,实际上,这个兴趣绝不局限于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也可以延伸到他们对学校生活各个领域的兴趣。甚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淡化课程知识的延续性,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弱知识累积的过程本身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与压迫感。同时,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点,在他们各自感兴趣的方面予以引导,给予鼓励,不断强化,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的获得感。这是否可以为一部分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提供一个缓冲,为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提供一个契机呢?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每个教育人的初心。对教师而言,相较于努力提高正常轨道上的孩子在校的获得感,如何把这些“游离”的孩子引上轨道,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建立起自我认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出学习热情,是一项更加富于挑战而又有意义的任务。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利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擅长,充分给予关注,积极进行挖掘,让他们在音乐课上展现出自己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重建自我认同,获得集体认同,为“游离”的学生推开一扇窗,为所有儿童打开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提供一条通道,是一个需要我不断探索与领悟的课题。

(作者为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教师)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标签: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