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2月27日电 题:林桓:搞科研是“寂寞的长跑”稳定的环境支撑最关键
(资料图片)
记者 张茜翼
“做基础科学研究,得保持初心,甘坐冷板凳。”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林桓近日受访时说,搞科研是一场“寂寞的长跑”,年轻科研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才能撑得起理想,不辜负年华。
11年前,林桓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之后,赴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他得知海南在北京举行“聚四方之才”招聘会信息后,特地从日本回国参加招聘,当天与海南大学达成意向签约。
2019年以来,林桓一直在海南大学做基础科研,目前正在进行核酸修饰和蓝藻代谢生物学工程改造课题研究。作为海南省领军人才,他已带领团队申请到两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三项省部级基金项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在林桓看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性意味着它看上去没有应用科学那么“有用”,很难快速转化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现实所需,也很难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是,它们是一切创新的起点。
“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就如在一条漫长的道路上孤独求索。”他坦言,在科研起步阶段即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的5到10年,科研人员面临诸多挑战:“白手起家”寻找科研方向,“过关斩将”拿下科研第一桶金,“坐冷板凳”做出有代表性的成果等。
这一时期贯穿他们的30至40岁,这既是科研黄金期,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有人找到正确方向,做出重大成果;有人可能更换“赛道”,在别的地方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有人科研生涯可能止步于此,工作性质完全发生变化。
在林桓看来,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找到兴趣所在,无论前方道路有多曲折,都坚持下去。”而他的研究目标,是搜寻新型核酸修饰,破译它们的生理学意义。
对于年轻人来说,当前的科研环境是否能够让他们静下心深入做研究?林桓说,实际工作中,源头创新环境限制性环节依然较多,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难以做到持久研究。例如,在现有体系下,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要花大量精力去申请经费、填写报表;为了应付考核,出“短、平、快、低”水平成果已成常态。“要在科研领域‘开疆拓土’并不容易。年轻人不该被数量化,他们更应该去创造独特的、高质量的创新。着眼于长期突破,而非短期目标。”
“基础研究最关键的是稳定的环境和支持。”林桓建议,相关部门加大财政稳定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投入,完善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成果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林桓说,在重视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大公众科普,“只有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塑造创新理念,才会对创新源头的基础科学研究给予更多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培育才会有更深厚的土壤。”
近年来,高校基础研究工作日益受到重视。2020年起,中国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当前,林桓正在积极申报海南大学创新培育团队,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他常给年轻学子打“预防针”:基础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突破都是漫长的、不可预知结果的过程,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才能把最初的科学梦坚持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