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

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举行,10项主推技术成果发布

时间:2021-08-20 14:41:05       来源:科技日报

贺兰山下,黄河之滨,悠扬的驼铃声曾在丝绸古道响彻2000多年。而今,古丝路的魅力正以另一种方式重燃曙光。

8月19日,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召开。由中国科技部、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同日开幕。

仍在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不住中阿科技合作的步伐,“线上会”“云签约”“会前会”等办会方式让大会人气不落,硕果盈枝。

当天下午,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紧接着,其余项目将在6场次专场对接会中进行签约。42个项目协议总金额超过9亿元,向世界交出漂亮答卷。

中阿友谊源远流长,创新合作丰富务实。搭台,创模式,一条新的丝路正在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之间悄然铺就。

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

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

“大会是一个探讨和交流经验的台,是围绕科技创新设立新项目、开启新计划、提出新倡议的窗口,更是一个深化阿中关系、使阿盟与中国科技部在多领域建立合作的机遇。”阿拉伯国家联盟社会事务助理秘书长海法·阿布·加扎利表示。

中阿合作,科技先行。

已成功举办三届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和高新技术及装备展,务实推动中阿合作与交流,现已成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框架下的重要板块活动之一。

想共谋发展的何止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合作正焕发出无限神采。

前三届大会,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成立,相继共建阿盟、埃及、阿曼等8个双边技术转移中心;中阿技术转移综合信息服务台上线运行,形成有5000家成员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组织18场技术推介对接会和上百次对接活动,促成中阿双方签订88个科技合作协议;累计举办20多期跨国技术人才培训班,培养300多名具有“种子”效应的国际技术转移人才。

“本届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创新地采用了‘线上+线下’的办会模式,成果明显好于预期。”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陈放说。

十项主推技术成果,具有推广和落地

历届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的重头戏之一,便是项目签约。

记者注意到,此次18个重点签约项目中,“关于建立旱区农业节水联合实验室项目”位列之首。甲乙双方分别为宁夏大学和埃及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园艺研究所,他们将建立旱区农业节水联合实验室。

“阿拉伯国家尤其是中东国家,跟宁夏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有些相似,他们对节水技术的需求非常旺盛。”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李国锋介绍说。

该中心由科技部批复在宁夏成立,通过这个国家台,农业物联网、马铃薯高产栽培等一批先进技术与装备成功走出国门,在国外顺利转化。

李国锋形容中心工作是“保姆式”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引导科研机构带着技术和设备走出去,促进双方合作,然后推动项目落地”。

大会同期发布10项具有代表的主推技术成果,涉及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态环保等领域。

据悉,上海软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指数知识服务应用系统等10项技术成果是大会组织方从全国100家科研机构选送的1000余项技术成果中遴选出来的,经过有院士及知名专家参加的专家组推荐,具有推广和落地

“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做得更好。”李国锋表示。

致力互利共赢,中阿交流须完善顶层设计

中阿之间商贸和科技交流,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如何加强不同文明之间更多沟通,深化科技创新更多合作?

绵延千年的丝路往来,此时更需要完善顶层设计。

毋庸置疑,双方应在加强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推进联合研究台建设、深化中阿技术转移合作、携手构建国际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更进一步。

而确保中阿在科研、技术和创新领域合作水切实可行,摩洛哥国民教育、职业培训和高教科研部部长赛义德·阿姆扎吉认为,应该设立长效联合委员会、设立联合基金会,在优先领域和共同关切的领域建立联合实验室、建立私营部门参与的高校研究网络。

只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才能共同推动中阿科技合作走深走实,携手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问题挑战。

身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宁夏,肩负着推进中阿科技合作、拓展中阿友谊的重要使命。

科技日报记者从大会现场了解到,宁夏将在科技部等部委、各兄弟省区和阿盟秘书处的大力支持下,秉承“等、互利、共赢”的宗旨,充分发挥中阿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促进中阿创新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

新机遇,新未来。一个崭新的丝路画轴正渐次展开。

标签: 中阿技术转移 创新合作大会 主推技术成果 重点项目

消息推送